很多人讀佛經根本沒抓重點.
比如楞嚴經卷五,卷六,有文殊菩薩代世尊評定,二十五位阿羅漢,跟大菩薩的修持方法,已評定戒律非究竟的修持方法,其中有一段
持犯但束身  非身無所束
 元非遍一切  云何獲圓通
這裡表示,戒律無法偏及一切處所,怎麼能得到圓通呢?

後來有講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,為諸法門第一.
這裡就很難懂,為何講耳根圓通,楞嚴經反而要推薦楞嚴咒?

文章標籤

charlooed3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學佛法第一要件:親近善知識

《華嚴經》卷四十六云:【善知識者,出興世難,至其所難,得值遇難,得見知難,得親近難,得共住難,得其意難、得隨順難,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。】

應一心恭敬求正法求證真實佛法



文章標籤

charlooed3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離了世間不會有煩惱,也不需要佛法了,所以,這句話的真正意義在指出:

佛法,是有立論的方法、而且是可被實行的,如果脫離世間覺去談,那只是玄談、空談

那麼,所謂的禪修,不管您在順境、逆境都能有實際的方法、修養而讓自已不起貪、瞋、痴

才不會發生「躲在深山平靜得像大師,到了菜市場吵架像白痴」這種情境

文章標籤

charlooed3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